文章
阳光洒在静谧的校园里,绿树掩映下,一群高中生正讨论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。我,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高二学生,忍不住加入他们,开始了这场关于端午的特别对话。
“端午节,你们知道为何要赛龙舟吗?”我带着些许好奇问道。
“当然是为了纪念屈原啊!”晓峰脱口而出,他的回答简洁有力,犹如一阵清风,让人豁然开朗。
“古人云,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,屈原在那个年代,心中的追求和坚持是多么的强烈。”我补充道,心中的敬意如同江水一般连绵不绝。
旁边的女生小雅则轻声细语地说:“我妈妈说过,端午节吃粽子,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的悲壮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中涌起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无限缅怀。我接着说:“粽子不仅仅是食物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‘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’,每一个粽子都包裹着对先人的敬仰。”
话题一转,我们开始讨论起龙舟赛的激烈场面。小强激动地说:“龙舟划破水面,浪花四溅,那场面真是热血沸腾,‘乘风破浪会有时’,我们也要像龙舟一样勇往直前!”
我接着他的话,用排比的语气说:“是啊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我们都应该有龙舟精神,‘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’,不畏艰难,不断前行。”
随着话题的深入,我们谈到了端午节的其他习俗,比如挂艾草、佩香囊。小雅笑着说:“妈妈说,端午节挂艾草可以驱邪避疫,‘百闻不如一见’,今年我也要亲手挂上艾草。”
我微微一笑,接过话茬:“艾草的清香,粽子的香甜,还有同学们间的友谊,‘四海之内皆兄弟’,这端午节真是充满了浓浓的温情。”
临近傍晚,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。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望着天空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端午节,这个古老节日,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追忆,更是我们这些青少年传承文化、加深友谊的美好时刻。
回到家中,我开始亲手包起了粽子,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,仿佛在进行一场仪式。粽子包好的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屈原那不屈的身影,感受到了龙舟划手们激昂的斗志。我想,这就是端午节的魅力,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依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力量。
端午节,不只是一个节日,它是一段历史,一种情怀,一份责任。在这样的日子里,我们这些高中生,正用自己的方式,续写着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