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阳光明媚的一个午后,我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,微风拂过,带着夏日的热烈和未名的香气。我叫陈晓,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,班上的同学都知道我有个特别的爱好,那就是观察雨后的水洼。而小满,这个节气似乎总是与水洼有着不解之缘。
“小满未满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”这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我对此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,小满,意味着一种刚刚好的状态,像是雨后水洼里的水,不多不少,正好可以映出天空的颜色。
那天放学,我像往常一样,带着我的小本子和笔,准备记录下雨后水洼的新变化。班上的好朋友小浩跟了上来,他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,总是充满着各种奇思妙想。
“晓,你又去研究你的水洼啊?”小浩好奇地问道。
“是啊,小满到了,水洼里水不多也不少,正是最美的时候。”我边走边回答。
“那你有没有想过,水洼里的水,其实就像是我们的知识,刚刚好能填满我们的大脑,太多了就会溢出来。”小浩若有所思地说。
我停下脚步,看着他认真的模样,突然觉得他的话里有着深刻的道理。水洼里的水,不正像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吗?小满,不就是知识积累的最佳状态吗?
“你说得对,小浩。知识要像水一样,一点点积累,才能慢慢充盈我们的内心。”我回应道。
我们走到学校后花园,果然,雨后的水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粼粼波光。我拿出小本子,开始描绘眼前的景象。小浩则在一旁,用树枝在湿润的泥土上画着图案。
“古人云,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’,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,更要享受学习的乐趣。”小浩一边画着,一边说道。
“对啊,学习就像是一场旅行,我们享受沿途的风景,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和发现。”我边画边说。
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直到一阵风带来了远处的欢笑声。原来是我们的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。我看着他们,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。
“你看那边,他们玩得多开心,学习之余,适当的放松也很重要。”我说。
“是啊,‘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’,我们也要学会调节,这样学习才能更有效率。”小浩笑着点头。
时间就在这样的对话和游戏中悄悄流逝,夕阳西下,我们收起了本子和树枝,准备回家。校园的角落里,水洼中的水依旧平静,映照着天边的晚霞,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故事。
“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水洼里的水又会是新的模样。”我轻声说道。
“明天,我们再来看看。”小浩回应着,我们肩并肩,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就这样,我们的童年在这些简单而美好的时光中慢慢满溢,像小满时节的水洼,不多不少,正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