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和奶奶家那片绿油油的竹林联系在一起。那天,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,斑驳地洒在地面上,仿佛是一幅精心编织的绿毯。我,一个名叫小豆的孩子,和我的好伙伴小智,早早地被这节日的气氛所感染,兴奋地在竹林里穿梭,寻找着那最合适的竹叶来包粽子。
“奶奶说,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呢。”小智一边认真地挑选竹叶,一边告诉我。我点点头,心中充满了对屈原的敬意,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“古人云,‘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’,屈原为了追求真理,宁愿牺牲生命。”我感叹着,手中不自觉地紧握了一片竹叶,好像握住了那份坚持和勇气。
我们俩人说笑着,竹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为我们的童言无忌伴奏。不一会儿,我们便收集了一大堆竹叶,兴冲冲地跑回奶奶家。奶奶正坐在院子里,她那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灵巧地翻飞着,一片片绿油油的竹叶在她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粽子。
“奶奶,您包的粽子总是那么好吃。”我蹲在一旁,目不转睛地看着奶奶的手法。奶奶笑了笑,眼里满是慈祥:“小豆啊,做任何事情都得有耐心和细心,就像包粽子,一步错就全盘皆输了。”
小智在一旁点头称是,我们两个小帮手也开始尝试包起粽子来。虽然一开始形状各异,有的像小船,有的像小猪,但奶奶总是鼓励我们:“不怕慢,就怕站,一步一个脚印来。”在奶奶的指导下,我们的手艺逐渐精进,粽子也越包越像样。
午后,奶奶带着我们去河边观看龙舟比赛。那是一片欢腾的景象,划手们齐心协力,龙舟在水面上飞驰,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水花。我们俩人站在岸边,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,呐喊助威。
“小豆,小智,你们看那划手们,就像是古人云的‘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’,一鼓作气向前冲。”奶奶指着龙舟,眼中闪烁着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。
比赛结束后,我们回到了家。晚饭时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奶奶亲手包的粽子。那粽子里不仅有糯米、红枣和豆沙,更有端午节的传统和家的温暖。
“这个端午节,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,还明白了屈原不屈不挠的精神。”我一边吃着粽子,一边对家人说。小智也点头附和:“是啊,而且我懂得了,无论做什么事,都要像奶奶说的那样,一步一个脚印,坚持不懈。”
夜幕降临,我们几个孩子还意犹未尽地在院子里点起了五彩斑斓的灯笼,小小的灯笼在夜空中摇曳,像是在诉说着属于端午节的古老传说。
端午节,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家人的温情,还有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这个节日,就像是一首诗,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,永远温暖,永远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