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句古诗完美描绘了我跟奶奶一起踏青扫墓的那天。那是一个微雨纷飞的清明,我和奶奶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,去给祖先们扫墓。
奶奶一手撑着旧伞,一手牵着我的小手,边走边回忆着过去的故事。她的话语仿佛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,记录着家族的点点滴滴。"记得爷爷以前总说,'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劳一分才。'你呀,要好好读书,将来才能有出息。"奶奶的教诲,我铭记在心。
我听着奶奶的故事,不由得感叹:"奶奶,您真的好厉害,记得那么多东西!"奶奶笑了笑,眼角的皱纹像是岁月的印记,"人老了,记性就变差了,但是关于家的事情,我是不会忘记的。"奶奶的话,让我对家族的历史肃然起敬。
当我们到达墓地时,奶奶开始清理杂草,轻轻地擦拭着墓碑。她的动作缓慢而庄重,每一下都充满了对先人的敬意。我站在一旁,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动。"奶奶,我来帮你吧!"我拿起扫帚,开始模仿奶奶的动作。奶奶看着我,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。
扫墓完毕,我们坐在墓地旁的小亭子里,奶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祭品。她点燃香烛,口中念念有词,"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,孩子学业进步。"我也跟着奶奶,双手合十,默默地许下愿望。
回家的路上,奶奶和我谈论了许多,她告诉我,清明不仅仅是扫墓,更是一个思念亲人,缅怀过去的日子。"古人云,'饮水思源',我们要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。"奶奶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
傍晚时分,我们回到了家中。奶奶开始准备晚餐,我则在一旁帮忙切菜。奶奶说:"你切的黄瓜条,像小蛇一样扭扭捏捏的。"我听了,忍不住笑了起来,"那您切的呢,奶奶?"奶奶笑着说:"我这叫'老手出巧活'。"我们就这样一边说笑,一边准备着晚餐。
吃过晚饭,外面的雨也停了。奶奶坐在摇椅上,手里拿着那本泛黄的家族相册。她一页一页翻着,讲述着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。"你看这张,你爸爸小时候,总是顽皮得像只小猴子。"我听了,笑得合不拢嘴。
夜深了,我躺在床上,脑海中回响着奶奶的话。清明节的这一天,不仅让我对家族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。奶奶就像一座灯塔,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。
夜空中的星星仿佛在眨眼,我心中默默许下愿望,希望奶奶健康长寿,也希望能像奶奶一样,成为一个有故事、有智慧的人。清明节的回忆,如同那句古诗,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