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晨光熹微,草长莺飞。五月的校园,被一缕缕粽香和艾草的气息轻柔包裹,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悄然而至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,我们一群高中生决定亲手制作粽子,传承这古老的风俗。
“看这粽叶,多么青翠欲滴!”林峰一边拿起一片粽叶,一边对身旁的张蕾说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张蕾轻轻地笑,回答:“是啊,这叶子上的露珠,就像古人云‘五月江南碧草长’的描绘一样,生机勃勃。”我们两人,就像是龙舟上的划桨手,齐心协力,开始准备这温馨节日的食材。
我们用糯米和红枣、红豆,还有咸肉,每一种食材都承载着对这个节日的敬意。将糯米浸泡,把红枣、红豆洗净,咸肉切片,包粽的馅料,无不体现出我们对传统的尊重。我们互帮互助,你包粽身,我绑粽绳,分工明确,其乐融融。每一颗粽子,都是我们对这个传统节日情感的凝聚。
“粽子包好了,你看这形状,像不像月宫中嫦娥的玉兔?”林峰开玩笑地举起一个包得歪七扭八的粽子,张蕾忍俊不禁,回应说:“你这比喻也太夸张了吧,但不得不说,这粽子确实是咱们亲手劳动的结晶。”我们笑着,这笑声如同夏日的清风,拂去了学习的疲惫,也加深了我们对端午节的认知。
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陆离。我们围坐一起,边品尝着自己的手艺,边听老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。老师说:“屈原不畏强权,忧国忧民,最终投江自尽,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的。古人云‘忠言逆耳利于行’,屈原的忠诚与坚持,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。”我们听得心潮澎湃,对屈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。
就在这时,校园广播响起,报导着各地龙舟赛的盛况。林峰站起身,激动地说:“我们也去划龙舟吧,感受一下古人云‘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’的力量!”张蕾也站了起来,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:“好啊,我也想体验一番,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,让我们在激流中展现我们的勇气和团结!”
于是,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河边,穿上救生衣,跳上了龙舟。我们齐心协力,随着鼓点,划动双桨。水花四溅,舟行如飞。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协调,仿佛我们已经成为了龙舟上的老手。虽然最终我们没有赢得比赛,但那份集体的荣誉感和相互之间的默契,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
夜幕低垂,我们满身疲惫却心满意足地回到校园。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虽然结束,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将长久留存。林峰深有感触地说:“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‘滴水穿石’,只要我们坚持不懈,就没有什么是我们克服不了的。”我点点头,赞同他的说法:“对,古人云‘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’,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去,不断进步,永不止步。”
端午节,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、划龙舟的日子。它更是一个让我们青少年铭记历史、感受团结、学习坚韧不拔精神的重要时刻。在这个节日里,我们不仅学会了怎样去做一个粽子,更重要的是,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做一个有责任感、有担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