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送暖,万物复苏,清明节近了。此时节,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糍粑,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人,更是一种享受春天的方式。我叫小林,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,对糍粑的喜爱不亚于任何一个节日美食。
那天放学后,我和同班好友小杰约好,一起去村头的阿婆家学做糍粑。阿婆是我们村里出了名的巧手,做的糍粑又软又糯,每次清明节前,她家门口都会排起长队。
我们到了阿婆家,只见她正在忙碌地准备材料,糯米已经泡得发亮,豆沙馅儿也搅拌得均匀。我好奇地问:“阿婆,做糍粑有什么诀窍吗?”阿婆笑眯眯地说:“做糍粑就像做人,要踏实、要耐心。”我听着,心里顿时觉得做糍粑不只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任务,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智慧。
小杰在一旁跃跃欲试,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。阿婆便给了我们一人一团糯米团,让我们试着揉搓。糯米团黏糊糊的,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小猫爪子,软绵绵又有些粘人。我用力搓着,手上沾满了糯米,却也乐在其中。小杰则有些焦急,他手上不停地用力,糯米团却总是不听话,不是这边凹就是那边凸。
“小杰,做糍粑要像‘水滴石穿,非一日之功’,要慢慢来。”我用阿婆的话提醒他。小杰听了,放缓了动作,果然,糯米团在他的手下变得越来越光滑,越来越听话。
揉好糯米团,下一步是包馅儿。阿婆教我们:“包糍粑就像‘画龙点睛’,关键之处要用心。”我按照阿婆的方法,小心翼翼地将豆沙馅儿包在糯米团中,然后轻轻按压,让馅儿均匀分布在糍粑里。小杰也学得有模有样,我们两人相互比较,都不甘落后。
蒸好的糍粑,散发出阵阵清香,阿婆拿出几个让我们先尝。我咬了一口,那糍粑软糯香甜,就像是春天的味道在舌尖绽放。“这糍粑真好吃,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。”我忍不住赞美道。小杰也连连点头,满脸的满足。
回家的路上,我和小杰讨论着下次再来学习做其他口味的糍粑。春天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,暖洋洋的,就像糍粑的温度一样。我们互相说着自己的梦想,就像糍粑一样,既有粘性,又有弹性,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热情。
这个清明节,我不仅仅学到了做糍粑的技艺,更重要的是,我体会到了阿婆说的那种生活的态度。无论做糍粑还是做人,都需要耐心、细心和爱心。这样的清明,不仅是为了祭奠,更是为了新生,就像糍粑一样,寓意着团团圆圆,甜甜蜜蜜。
文章在这温馨和煦的春日氛围中结束,糍粑的香甜,阿婆的智慧,还有我和小杰的欢声笑语,都随着春风飘散在了这美丽的乡村里。